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要闻
在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产业加工间内,这阵子,总能看到刘蕾的身影。这段时间,她经常与非物质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、赫哲族传承人、企业代表亲切交流,倾听、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。
“2016年两会上,我第一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,心情特别的激动,我向总书记汇报,我们赫哲族生活就像《乌苏里船歌》唱的那样,走进了幸福里。从那时起,我就暗下决心,一定要将赫哲族文化传承得更深、传播得更远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同江市经济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刘蕾说。
1984年出生的刘蕾已经是一名年轻的“老代表”了,15年来,她一直关注赫哲族民族文化传承和地区经济的发展,相继提出关于民族发展等建议130余条。
刘蕾说:“今年是我当人大代表履职的第16年,从最初的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、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建议,到今年,赫哲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态相融合,几乎每一条议案都产生了回响,并推动了实际工作。”
在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,学员们身着亲手缝制的民族服装,把《乌苏里船歌》演绎得生动形象。一位老人激动地说:“记得十几年前,刘蕾还是个小丫头,我们说孩子啊,咱们的赫哲语要失传了,咱们的鱼皮衣要失传了,你得和党说说啊。现在,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投入有所增加,我们真的太幸福了。”
近年来,同江市赫哲族伊玛堪传习所已培训学员近百名,经过不定期学习,部分学员已经会说数百句赫哲语了,会唱简单的赫哲族伊玛堪小段。
党的二十大召开后,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刘蕾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经常到赫哲群众当中走访调研。立足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赫哲族村,帮助村委以别开生面的学习方式,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,让党的精神在轻松氛围中,走进少数民族聚居村,让大家从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
现如今,刘蕾利用自身在经济合作促进中心工作的优势,学习各种招商案例,用融会贯通的思想、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实现工作中的新突破,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。
在同江赫哲远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工间内,总经理付春生向刘蕾反映:“我是街津口赫哲族乡的‘乡贤’之一,现在,将生产线搬回家乡,建设雪地摩托车生产项目,我很放心。同江招商政策挺好,相关部门全程一对一对我们服务帮助。我希望在人才培训、产品研发上能够给予更大的支持,希望把我们的意见带到两会上,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。”
这些年,刘蕾也关注家乡经济发展,在深入学习民族发展乡村振兴政策的基础上,她也提出了文旅融合和地区发展的建议,希望能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。
“作为赫哲族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,当好民族代言人,做好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。两会回来之后,我会把会议的精神和新政策更快、更准、更好地传达给老百姓,让大家提振信心,为我们的民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”刘蕾说。